畏涂
拼音:wèi tú
注音:ㄨㄟˋ ㄊㄨˊ

畏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畏途"。 2.艰险可怕的道路。 3.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4.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畏途”。

⒉ 艰险可怕的道路。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
成玄英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
唐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巖不可攀。”
金蔡松年《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
清金农《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沅陵道,毒淫多畏途。”

⒊ 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宋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清袁枚《新齐谐·黑眚畏盐》:“殷家村在城外,多古壙,旧传壙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视为畏途。”
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上海到处都是商人气……住得真不舒服,但北京也是畏途。”

⒋ 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始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进士就把这知县看作了一个畏途。”
孙中山《知难行易》:“﹝中国人﹞以为行是难的,知是不难的,把极容易做的事,视为畏途,不去实行。”

网络解释:

畏涂

  • 畏涂亦作“ 畏途 ”。有以下几种解释: (1).艰险可怕的道路。(2).指危险可怕的地方。(3).犹苦差。
  •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GEU
    • 五行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WTY
    • 五行

    (1)(动)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粉|~药。

    (2)(动)(动)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抹。

    (3)(动)(动)抹去:~改|~料。

    (4)(动)(名)〈书〉泥:~炭。

    (5)(动)(名)海涂。

    (6)(动)同途。

    (7)(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