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事件
拼音:zhōng shān jiàn shì jiàn
注音:ㄓㄨㄥ ㄕㄢ ㄐ一ㄢˋ ㄕˋ ㄐ一ㄢˋ

中山舰事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

网络解释:

中山舰事件

  • 中山舰事件也叫“三二〇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中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
  •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破坏国共合作,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对于这次事件有两种猜测。有人认为是蒋中正故意将中山舰调动又矢口否认以制造借口打击中国共产党。也有人认为这是和“西山会议”派关系密切的“孙文主义学会”成员欧阳格(欧阳钟的叔父)等故意向李之龙假传蒋中正的指令,两边离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EMQ
    • 五行

    (名)大型军用船只;军舰:战~|巡洋~。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RHH
      • 五行

      (1)(量)用于个体事物:一~事|两~衣裳。

      (2)(名)(~儿)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铸~|工~|零~儿|案~。

      (3)(名)文件:来~|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