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夷
拼音:běi yí
注音:ㄅㄟˇ 一ˊ

北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史记·天官书》:“故北夷之气如羣畜穹閭,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
《旧唐书·东夷传·高丽》:“秦王神武,所向无敌,遂平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XN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