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林
拼音:liǎng lín
注音:ㄌ一ㄤˇ ㄌ一ㄣˊ

两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西南部落名。

引证解释:

⒈ 唐代西南部落名。

《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南七十里,有两林部落,有十低三姓、 阿屯三姓、 亏望三姓隶焉。”
《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丰琶、两林皆谓之东蛮, 天宝中,皆受封爵。”
《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溪州西接牂柯、两林,南通桂林、象郡。”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五年》:“秋,七月, 西川奏两林鬼主邀南詔蛮,败之,杀获甚众。”

网络解释:

两林

  • 位于凤凰县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全乡总面积45.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人口11994人。耕地面积16345亩。
  • 境内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800以上。气温偏低,全年平均气温17℃。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3.6%。两林分别和花垣县的吉卫、松桃县的长坪交界,村村通公路。
  • 字义分解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MWW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