砟子
拼音:zhǎ zǐ
注音:ㄓㄚˇ ㄗˇ

砟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小块的煤。

引证解释:

⒈ 小的石块、煤块等。

国语词典:

自煤渣中筛出的块状煤。也作「渣子」。

网络解释:

砟子

  • 砟子,读音是zhǎ zi,汉语词语,指煤炭的另一种称呼,尤其指块状煤。
    • 1、不至于明早的早饭还归它吧?尽沾泥沙石砟子的。 
    • 2、小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砟子谷底爬了上来,他回头看看趴在岩石上的蛇,“伙计,咱们都相安无事,你自己回家吧!”。
    • 3、先将炉膛内的碎煤倒出来,拣出十几粒个头比较完整的煤砟子平铺在炉箅子上,再撒上一层刨花,刨花上支起一层细劈柴。
    • 4、谢莹怕家里寻找的人追赶上来,所以顺着砟子路拼命地向前跑去。
    • 5、山上都是薄地,砟子、茅草等早被人挖光,坠儿只能割那些人家剩下的浑身是刺儿的麂子,手被刺得鲜血淋漓。
    • 6、安大爷和安大娘是白山市江源区砟子镇竖井街的普通居民,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属于计划生育家庭。

    字义分解

    • 拼音zhǎ
    • 注音ㄓㄚ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THF
    • 五行

    (1)(名)(~子、~儿)小的石块、煤块等。

    (2)(形)砟硌;山石不齐。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