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注音: | 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 |
词性: | 成语 |
鹬蚌相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省语。
引证解释:
⒈ 同“鷸蚌相持”。
引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駡强秦 ?笑他鷸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肃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争笑列侯。”
国语词典:
典出《战国策.燕策二》。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网络解释: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 (汉语成语)
-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 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铜琶铁板的事情时有发生。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 4、我们内部你争我夺,煮豆燃萁,结果让别人得了处,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5、这都是为了我们以后的发展,况且这次鹬蚌相争的计谋还算成功,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 6、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先哲明训,足资做惕。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g,bèng
- 注音ㄅㄤ,ㄅㄥˋ
- 笔划10
- 繁体蚌
- 五笔JDHH
- 五行水
bàng
1.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bèng1. 〔蚌埠(bù)〕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相
- 五笔SHG
- 五行木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与鹬蚌相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