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配
拼音:cì pèi
注音:ㄘˋ ㄆㄟˋ

刺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刺配cìpèi

(1) 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

tattoo the face of a criminal and send him into exil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面部刺字,发配边远地区。

《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元典章·刑部七·诸奸》:“山南江北道廉访分司官先将郑青面刺‘犯姦二度’四字,将本人转发金场运司收管,配役本省,不见犯姦刺配通例。”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怎敢恶了高太尉 ?轻则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
吴晗《灯下集·刺配》:“受到刺配刑罚的人,到配所后还得服劳役。”

国语词典:

古代在罪犯脸上刺字,并送往远方充军。

网络解释:

刺配

  • 刺配,汉语词汇。
  • 拼音:cì pèi
  • 释义: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
  • 语出《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 1、阳谷县都头武松,于此案中表现猥琐,无异庸人,若无重惩,何以惕厉?今拟脊杖四十,刺配两千里外。
    • 2、但在改善疼痛症状,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及有效率方面,针刺配合超短波的疗法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案。
    • 3、因此对于肩周炎,单纯针刺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均可达到较的临床疗效。
    • 4、宋元话本中的刺配刑与当时的历史法律文献记载基本吻合,体现了小说家对时代风物典制的准确描述。
    • 5、但若将那凶徒轻轻放过,天理人情,也说不过去!今日且将他脊杖刺配,重加惩戒,只盼他从此洗心革面,做个本分人,日后莫落在我陈文昭手中! 
    • 6、纹身法:像古代犯人的“刺配沧州”,使黑色素渗入皮肤,以形成所设计的眉的形状。

    字义分解

    • 拼音cì,cī
    • 注音ㄘˋ,ㄘ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MIJ
    • 五行

    •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GNN
    • 五行

    (1)(动)两性结合:~偶|婚~(基本义)。

    (2)(动)使动物交配:~马|~种。

    (3)(动)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调和或凑在一起:~颜色|~药。

    (4)(动)有计划地分派:~售|分~。

    (5)(动)把缺少的一定规格的物品补足:~零件|~钥匙|~套。

    (6)(动)衬托;陪衬:~角。

    (7)(动)够得上;符合;相当:年龄与性格相~。

    (8)(动)充军: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