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痕
拼音: | dàn hén |
注音: | ㄉㄢˋ ㄏㄣˊ |
弹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枪弹或炮弹击中物体后留下的痕迹。
引证解释:
⒈ 枪弹或炮弹击中物体后留下的痕迹。
引郭希仁《从戎纪略》:“近城门两面垛堞数十丈,无处无弹痕,其密处几不能辨砖形。”
网络解释:
弹痕 (军事小说)
弹痕 (物理学名词)
- 1、弹痕累累的战场上四处弥漫恶臭,满目荒凉至极。
- 2、法医弹道学也可帮助锁定嫌疑人,它是通过对子弹和人体上的弹痕的分析,来确定枪的使用方式。
- 3、桥上的累累弹痕,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 4、随着昨晚警方发现了弹痕累累的尸体,人们对剩余两名人质的担心也终告结束。
- 5、墙上的弹痕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激战。
- 6、人们把尸体从弹痕累累的汽车中拖出,堆放在柏油马路上。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彈
- 五笔XUJF
- 五行火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