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母
拼音: | wén mǔ |
注音: | ㄨㄣˊ ㄇㄨˇ |
蚊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嫩枝端具星状鳞毛,小枝呈Z字形。顶芽歪斜,暗褐色。单叶互生,叶厚革质,光滑,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钝,既不宽楔形,平滑无毛,背面叶脉略隆起,全缘。4-5月开花,总状花序,苞片针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蟁母”。即蚊母鸟。参见“蚊母鸟”。
引《说郛》卷二引唐段公路《北户录·蚊母》:“端新州有鸟,类青鯢而觜大,常在池塘间捕鱼而食,每作一声则有蚊子羣出其口……《广志》云:蚊母,此鸟吐出蚊也。土人云其翅堪为扇,唯辟蚊子。”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10
- 繁体蚊
- 五笔JYY
- 五行水
(名)一种昆虫;幼虫和蛹生长在水中;雌蚊吸人畜的血液;会传播疾病;是害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