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
拼音:chū lǐ
注音:ㄔㄨ ㄌ一ˇ

樗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思为樗里疾的省称,战国秦惠王 的异母弟。

引证解释:

⒈ 樗里疾的省称, 战国秦惠王的异母弟。居于樗里,亦自号樗里子。善言词,多智慧, 秦人号为“智囊”。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

《汉书·王莽传上》:“虽有賁育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
宋苏轼《忠懿王赞》:“文武忠懿,堂堂如春。中有樗里,不以示人。”

网络解释:

樗里

  • 樗里,chū lǐ ㄔㄨ ㄌㄧˇ ;樗里疾 的省称, 战国 秦惠王 的异母弟。居于 樗里 ,亦自号 樗里子 。
  •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SFFN
    • 五行

    (名)臭椿。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