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理
拼音: | zhōng lǐ |
注音: | ㄓㄨㄥ ㄌ一ˇ |
中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正理。
切合事理。
符合腠理。
引证解释:
⒈ 犹正理。
引《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夫中理唯一,岂容有二?”
⒉ 切合事理。
引《吕氏春秋·怀宠》:“必中理,然后説;必当义,然后议。”
《后汉书·李固传》:“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
《北齐书·文襄帝纪》:“神武试问以时事得失,辨析无不中理。”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鐸耳。”
⒊ 符合腠理。
引汉桓宽《盐铁论·繇役》:“屠者解分中理,可横以手而离也。”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中
- 五笔KHK
- 五行火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与中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