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千里
拼音:chì dì qiān lǐ
注音:ㄔˋ ㄉ一ˋ ㄑ一ㄢ ㄌ一ˇ
词性: 成语

赤地千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地千里chìdì-qiānlǐ

(1) 大旱之年,庄稼、野草尽皆干枯而死,大地满目荒凉

a thousand li of barren land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灾荒严重或战乱频仍,大片土地寸草不生或荒无人烟。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絳,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旱则赤地千里,潦则漂没民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灾》:“康熙二十一年, 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国语词典:

形容灾荒后广大土地寸草不生的荒凉景象。

网络解释:

赤地千里

  • 赤地,长不出五谷的土地。赤地千里,读音chì dì qiān lǐ,汉语成语,形容天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出自《韩非子·十过》。
    • 1、那一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 2、由于气候异常,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干旱得赤地千里了!
    • 3、去年的一场旱灾,造成这个村落赤地千里,不凄凉!
    • 4、这两年大旱,造成赤地千里,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 5、由于连年战争,这一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 6、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OU
    • 五行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FK
    • 五行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