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幕
拼音:zhān mù
注音:ㄓㄢ ㄇㄨˋ

毡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毡幕"。 2.即毡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氊幕”。即毡帐。参见“毡帐”。

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穹庐毡幕,抵北闕而为营; 乌孙天马,指东都而成阵。”
宋姜夔《翠楼吟》词:“新翻胡部曲,听氊幕元戎歌吹。”
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氊幕遶牛羊,敲冰饮酪浆。”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近处是呼韩邪单于在夏天游憩的地方,一面矮墙似的绣花毡幕。毡幕是为单于巡行的,围成一块露天的行殿。”

网络解释:

毡幕

  • 毡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zhān mù,意思是zhān mù。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FNK
    • 五行

    (名)(~子)用羊毛等压成的像厚呢子或粗毯子的东西:~垫|~房|~帽|~毯|~靴。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JDH
    • 五行

    (1)(名)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帐~|夜~。

    (2)(名)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供演戏或放映电影用):开~|闭~。

    (3)(名)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府|~僚。

    (4)(量)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