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怠
拼音:duò dài
注音:ㄉㄨㄛˋ ㄉㄞˋ

惰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懒惰懈怠。

引证解释:

⒈ 懒惰懈怠。参见“惰性”。

《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瞿秋白《赤都心史》五:“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浪费物品或偷闲惰怠的。”

网络解释:

惰怠

  • 惰怠,读音duò dài,汉语词语,指懒惰懈怠。出自《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 1、雾霾天应急不力暴露治污惰怠
    • 2、很多项目前期作已经都做得差不多了,在关键点就要突破之时,客户的内部产生消极惰怠情绪,导致作无法继续。 
    • 3、我温柔地吻着她的嘴唇,轻轻地在她耳傍低声细语,直到她半昏晕地困倦惰怠
    • 4、在高速“发展”的路上累死都是光荣的,因为你是死于“奋斗”,而不是死于惰怠
    • 5、所以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惰怠,都是机制退化的表现。
    • 6、今又甲午,从山沟到海岛,从边防到海防,从蓝天到大地,戍边官兵自觉对照战斗力标准“翻箱倒柜”找问题,刀口直逼精神惰怠、和平积习。

    字义分解

    • 拼音duò
    • 注音ㄉㄨㄛ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DAE
    • 五行

    (形)懒:懒~。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KNU
    • 五行

    (1)(形)懒惰;松懈:懈~。

    (2)(动)轻慢:~慢。

    (3)(名)疲倦: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