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明镜
拼音:gāo tái míng jìng
注音:ㄍㄠ ㄊㄞˊ ㄇ一ㄥˊ ㄐ一ㄥˋ
词性: 成语

高抬明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

引证解释:

⒈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以“高抬明镜”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寃!”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幸遇清官,高抬明镜,费尽心机,赚出了合同的一张文契。”
《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寃。”

国语词典:

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天理昭然,一一是他亲口招承,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作主咱。」也作「明镜高悬」。

网络解释:

高抬明镜

  •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tái
    • 注音ㄊㄞ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CKG
    • 五行

    (1)(动)往上撬:~秤|~价。

    (2)(动)共同用手或肩抬东西:~筐|~柜。

    (3)(名)抬杠。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jìng
    • 注音ㄐ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QUJQ
    • 五行

    (1)(名)镜子:穿衣~|波平如~。

    (2)(名)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花~|眼~儿|凹~|凸~|望远~|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