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班
拼音:juān bān
注音:ㄐㄨㄢ ㄅㄢ

捐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捐班juānbān

(1) 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

捐班出身
contribute

引证解释:

⒈ 捐纳出身的官吏。

《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四十年,兵部侍郎高朴言:‘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説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
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国语词典:

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

词语翻译

英语
to contribute

网络解释:

捐班

  • 捐班,拼音juān bān,是指由捐纳财物得官者称捐班。
  • 字义分解

    • 拼音juān
    • 注音ㄐㄩ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KEG
    • 五行

    (1)(动)舍弃;抛弃:~弃|~生(舍弃生命)|~躯。

    (2)(动)捐助:~献|~钱|募~。

    (3)(名)税收的一种名称:车~|上了一笔~。

    • 拼音bān
    • 注音ㄅ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YTG
    • 五行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