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变
拼音: | tōng biàn |
注音: | ㄊㄨㄥ ㄅ一ㄢˋ |
通变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晓变化之理。
犹变通。不拘常规,适时变动。
犹变通。不拘常规,适时变动。
引证解释:
⒈ 通晓变化之理。
引《易·繫辞上》:“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
孔颖达疏:“物之穷极,欲使开通,须知其变化,乃得通也。”
宋苏轼《与李端伯宝文》之二:“智识通变,而性极厚。”
⒉ 犹变通。不拘常规,适时变动。
引《文选·班固<典引>》:“通变神化,函光而未曜。”
李周翰注:“变通神化,其光不见则难可知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西游记》第一回:“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纔这般与你説了,你还不省?”
国语词典:
语出《易经.系辞上》:「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指通权达变。
网络解释:
通变
- 1、如《定势篇》云“旧练之才,则执正驭奇”,《通变篇》亦云“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 2、它将最高的和谐“太和”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以“贵时通变”的审美态度,在对生命本体的殷殷关注中体认出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美。
- 3、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
- 4、此时,识时通变的上海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抓住机遇。
- 5、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 6、在收购同德一心的过程中,东方通变更了其部分募集资金的用途。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通
- 五笔CEPK
- 五行火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