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尘
拼音:xiāng chén
注音:ㄒ一ㄤ ㄔㄣˊ

香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
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

引证解释:

⒈ 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

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沉佺期《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柳永《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唐寅《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⒉ 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

《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网络解释:

香尘 (苏轼词集)

  • 《香尘》是苏轼词集,作者是苏轼。
  • 香尘 (汉语词汇)

  • 香尘,汉语词汇。
  • 拼音:xiāng chén
  • 释义: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
    • 1、曾几何时她也曾有过憧憬的,和携手度过下半生的情郎夜游放河灯,由着情郎簪花于发间,在孱孱绿水畔,柳丝扶风中互道相思,一不小心,陆香尘就圆了她的美梦呢。
    • 2、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 3、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4、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 5、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仓央嘉措。
    • 6、七弦琴上梨花雪,清雅香尘染琼月。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JF
    • 五行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F
    • 五行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

    (2)(名)尘世:红~|~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