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槛
拼音:dān kǎn
注音:ㄉㄢ ㄎㄢˇ

丹槛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色的栏杆。

引证解释:

⒈ 赤色的栏杆。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景林寺,在开阳门内御道东。讲殿叠起,房廡连属,丹槛炫日,绣桷迎风,实为胜地。”
南朝梁任昉《静思堂秋竹应诏》:“緑条发丹槛,翠叶映雕梁。”
唐刘禹锡《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诗:“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灩翠松梢。”

网络解释:

丹槛

  • 丹槛,汉语词汇。
  • 拼音:dān kǎn
  • 释义:赤色的栏杆。
  • 字义分解

    • 拼音dān
    • 注音ㄉ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YD
    • 五行

    [ dān ]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

    • 拼音jiàn,kǎn
    • 注音ㄐㄧㄢˋ,ㄎㄢ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JTL
    • 五行

    jiàn

    1. 栏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圈(juàn )兽类的栅栏:槛车(a.运兽用的有栏杆的车;b.古代押运囚犯的车)。槛阱。槛圈(juàn )。

    kǎn

    1. 〔门槛〕门下的横木。亦作“门坎”;亦称“门限”。

    2. (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