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幛
拼音:wǎn zhàng
注音:ㄨㄢˇ ㄓㄤˋ

挽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挽幛wǎnzhàng

(1) 表示悼念之情的幛子,一般黑色或白色

large elegiac scroll

引证解释:

⒈ 题有挽词的整幅绸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只见四面掛的都是挽幛、挽联之类。”
李瑛《一月的哀思》诗:“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网络解释:

挽幛

  • 挽幛(wǎn zhàng)是为悼念死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挽幛悬挂于祭奠死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然后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 1、灵堂里摆满了花圈,墙上也挂满了挽幛
    • 2、君明皓问道,并用手中的长戟指向君以晨,长戟依光,流苏挽幛
    • 3、许多吊唁者都携带着挽幛、挽联、花圈等。 
    • 4、几个至亲之人跪成一线,吹鼓手在前面引路,家下的人员拿着挽幛,虎子拿着母亲的遗像走在队伍的后面,十来个人抬着棺材走在中间。
    • 5、孝子沿路号哭,亲戚世友擎挽幛抱冥器列队送柩,僧道高诵经咒。
    • 6、烟云密布的房间内,挽幛般肃杀和颓丧。

    字义分解

    • 拼音wǎn
    • 注音ㄨㄢ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QKQ
    • 五行

    (1)(动)向上卷(衣服):~袖子|~裤腿。

    (2)(动)牵引(车辆)。

    (3)(动)哀悼死者:~目|~歌。

    (4)(动)同“绾”。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MHUJ
    • 五行

    (名)题上词句的整幅绸布;用做祝贺或吊唁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