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ì jūn zǐ |
注音: | ㄕˋ ㄐㄨㄣ ㄗˇ |
士君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
泛指读书人。
引证解释:
⒈ 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
引《礼记·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尊於房中之间,宾主共之也。”
郑玄注:“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士也。”
⒉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
引《墨子·尚贤下》:“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小而不明於大也。”
⒊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
引《荀子·非相》:“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嘆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而使之皆有士君子之才,然后随其才之所有而官使之。”
⒋ 泛指读书人。
引《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
国语词典:
旧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士。故后以士君子称上流社会的人。
网络解释:
士君子
- 1、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 2、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 3、“既醉以酒,既饱以德”,“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 4、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 5、士君子”、“隐士”、“薪者”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大人先生”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
- 6、荣祖为人轻财贵义,善抚将士,然性偏险褊隘,颇失士君子之心。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士
- 五笔FGHG
- 五行金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君
- 五笔VTKD
- 五行木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士君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