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
拼音:guān xué
注音:ㄍㄨㄢ ㄒㄩㄝˊ

官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

官方奉行的学说。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 西周的国学、乡学, 汉的太学、州郡县学, 唐宋后的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 元后的社学,皆属官学。

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唐兴,官学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
宋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夫叹曰:‘我能一意自肄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助我也。’”
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官学》:“雍正中,设八旗官学,凡三品。”

⒉ 官方奉行的学说。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韩非虽死,而他的学说实际上成为秦代的官学,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语词典:

古时由政府设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学校。如清朝设有八旗官学。

网络解释:

官学

  • 官学: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
  • 官学:盐池县汽车维修协会党支部书记
    • 1、第三部分对唐朝前期有关官学教育立法的内容进行了整理。
    • 2、如何使各种各样的私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与官学相辅相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 3、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一个封闭自负、共存共荣的原子能官学商利益集团逐渐浮出水面。
    • 4、至乾隆初,世职幼学(官学)创设,八旗世爵世职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种专门教育。
    • 5、据此,结合西汉官学教育体制,我们对赋作者习学和受教的情况有了个大致臆测。
    • 6、首先,是西京地区建立起以西京学、州学、县学为核心的官学教育体系。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