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读式
拼音: | lì dú shì |
注音: | ㄌ一ˋ ㄉㄨˊ ㄕˋ |
吏读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鲜从七世纪新罗时代至二十世纪初李朝末年所用的一种汉语朝鲜语混合文字。形式上都是汉字,文句中实词多用汉语,虚词多用朝鲜语(以汉字记音),句法从朝鲜语。
引证解释:
⒈ 朝鲜从七世纪新罗时代至二十世纪初李朝末年所用的一种汉语朝鲜语混合文字。形式上都是汉字,文句中实词多用汉语,虚词多用朝鲜语(以汉字记音),句法从朝鲜语。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大约在唐朝建国前, 新罗即开始使用汉字记录本族语言,称为‘吏读式’。
引唐时, 薛聪以吏读式译中国经书为新罗语,儒学流传得以更加便利。”
网络解释:
吏读式
字义分解
- 拼音lì
- 注音ㄌㄧˋ
- 笔划6
- 繁体吏
- 五笔GKQI
- 五行金
(1)(名)旧社会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
(2)(名)旧社会泛指官吏:大~|酷~。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0
- 繁体讀
- 五笔YFND
- 五行火
dú
1.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2.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3. 求学:走读。
4.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dòu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