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翰
拼音:yuán hàn
注音:ㄩㄢˊ ㄏㄢˋ

垣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垣,墙也。翰,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毛传:“垣,墻也。翰,干也。”
唐白居易《除某官王某魏博节度使制》:“为我垣翰,永孚于休。”
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方镇乃国之垣翰,禁衞实予之爪牙。”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失守》:“御侮握兵权,卫国居垣翰。”

网络解释:

垣翰

  • 垣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uán hàn,比喻屏障或国家的重臣。
  •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GJG
    • 五行

    (1)(名)〈书〉墙:城~|短~。

    (2)(名)〈书〉城:省~(省城)。

    (3)(名)〈书〉(Yuán)姓。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JWN
    • 五行

    〈书〉(名)原指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字、书信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