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版
拼音:jiǎ bǎn
注音:ㄐ一ㄚˇ ㄅㄢˇ

假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假板"。 2.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3.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假板”。

⒉ 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交、寧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
宋黄庭坚《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

⒊ 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慕容农﹞敕备假版,以邃﹝睦邃﹞为高阳太守,参佐家在赵北者,悉假署遣归。”
胡三省注:“假署者,权时以假版署置其官,未以白燕王垂也。”

网络解释:

假版

  • 假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ǎ bǎn,是指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NHC
    • 五行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拼音bǎn
    • 注音ㄅ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GC
    • 五行

    (1)(名)上边有文字或图形等供印刷用的底子:铜~|排~。

    (2)(名)指出版:~权|~税。

    (3)(名)印刷品排印的次数:初~|再~。

    (4)(名)报纸的一面:头~|国际~。

    (5)(名)古代指户籍或地图;后泛指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