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
拼音: | zhāi jiào |
注音: | ㄓㄞ ㄐ一ㄠˋ |
斋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引证解释:
⒈ 请僧道设斋坛,祈祷神佛。
引唐王建《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闻説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鎔晚年好事佛及求仙,专讲佛经,受符籙,广斋醮。”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国语词典:
僧人、道士设坛祈福。
网络解释:
斋醮
- 1、传说杨包夫妇均为茅山道士,明末清初时逃乱至霞涌,以做道场打斋醮为职业,闲时采草药为乡民医治疑难杂症,偶尔也“施法”为村民祈福消灾。
- 2、青词创作反映了内容繁富的道教斋醮活动,折射出宋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 3、所谓青词,就是道教斋醮时上奏天帝所用的表章,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故名。
- 4、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法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 5、衣衾棺椁,穷极华侈,斋醮追荐,自不必说。
- 6、道教音乐,是在道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包括斋醮音乐及道人们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防病治病时所用的音乐。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i
- 注音ㄓㄞ
- 笔划10
- 繁体齋
- 五笔YDMJ
- 五行金
(1)(动)斋戒。
(2)(名)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
(3)(动)舍饭给僧人:~僧。
(4)(名)屋舍: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