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馆
拼音:sì yí guǎn
注音:ㄙˋ 一ˊ ㄍㄨㄢˇ

四夷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增八百暹罗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引证解释:

⒈ 北魏时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永桥以南, 圜丘以北, 伊洛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金陵,二曰燕然,三曰扶桑,四曰崦嵫。”

⒉ 明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增八百、暹罗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网络解释:

四夷馆

  • 【词语】:四夷馆
  • 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永桥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 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 、 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 拼音guǎn
    • 注音ㄍㄨ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NPN
    • 五行

    (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

    (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

    (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