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罪
拼音: | tóng zuì |
注音: | ㄊㄨㄥˊ ㄗㄨㄟˋ |
同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2.同样的过失。 3.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引证解释:
⒈ 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
引《左传·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
《后汉书·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宋陆游《南唐书·江文蔚传》:“同罪异诛,观听疑惑。”
⒉ 同样的过失。
引宋米芾《寄雪郎中彭绍》诗之二:“张颠与柳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
⒊ 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
引《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僕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
《晋书·刑法志》:“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其不见不知,不坐也。”
田汉《谢瑶环》第五场:“你们休得猖狂,岂不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国语词典:
相同的罪责。
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网络解释:
同罪
- 1、驳悖理,不足劝善戒恶,易俗移风,即行斥逐,臣甘与其同罪。
- 2、凡隐匿赌徒不报者与之同罪(《宋会要辑稿。
- 3、李蒨蓉钱韦杉谈七年之痒老公偷吃跟杀人同罪。
- 4、郑州中院此举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向世人表明履践司法公正的态度,那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政府官员,胆敢不藐视法律,一样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 5、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
- 6、瑳刻薄贪鄙,忌害才能;仪颂巧侧媚,献二女以求亲昵;瓘险惨苛酷,发言邪谄,故同罪焉。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t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ㄊ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同
- 五笔MGKD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tòng1. 〔胡同〕见“胡”。
与同罪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