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旗
拼音: | lóng hǔ qí |
注音: | ㄌㄨㄥˊ ㄏㄨˇ ㄑ一ˊ |
龙虎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见:龙虎旗 ,龙虎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龙虎旂”。绘有龙虎的旗帜。皇帝的仪仗。
引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一:“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明黄佐《临江道中》诗:“长鲸已堕黄石磯,大将犹搴龙虎旂。”
清遯庐《童子军·割发》:“一半是怜那同胞空碎螳螂臂,一半儿是愤那异族偷窥龙虎旗,多只为髮界嘵嘵慨誓师。”
网络解释:
龙虎旗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