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拼音:cù zhī
注音:ㄘㄨˋ ㄓ

促织的意思

词语解释:

蟋蟀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蟋蟀的别名。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元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 陶渊明欢乐煞。”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国语词典:

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网络解释:

促织 (聊斋志异中的篇章)

  • 《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 1、第十七回踩花贼隐悸谈促织不速客至喜煞鸳鸯。
    • 2、每每看到正宗的麻头,我都会想起中学语文课本对《促织》篇“青麻头”。
    • 3、促织,俗名蟋蟀,性斗,明宣德年间,宫中盛行斗促织之戏,风靡一时。
    • 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5、我朝宣宗最娴促织,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 6、约莫三五分钟的样子,刘胜将擦拭干净的杯子放在桌子上,与婴戏促织图斗彩杯放在一起,才暗暗地轻舒了一口气。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ㄘㄨ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KHY
    • 五行

    (1)(形)时间短:短~。

    (2)(动)催;推动:督~。

    (3)(动)靠近:~膝谈心。

    • 拼音zhī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KWY
    • 五行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织布。编织。织女(①织布、织绸的女子;②指织女星)。棉织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织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织锦。织文(即“织锦”)。织贝(织成贝文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