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殓
拼音: | hán liàn |
注音: | ㄏㄢˊ ㄌ一ㄢˋ |
含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含殓
(1) 古时将珠宝放于死者口中含之入棺,后以此泛称入殓
例
英
另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含敛”。亦作“含歛”。古代丧礼,纳珠玉米贝等于死者口中,并易衣衾,然后放入棺中,曰“含殮”。
引《新唐书·卓行传·权皋》:“謩为尽哀,自含敛之。”
明李东阳《清明前一日谒见宜人旧垅有述》诗:“浮生过眼烟云外,旧事伤心含歛中。”
清周亮工《送王庭一入楚序》:“予今年五十,虽倖存而两亲见背,不及含殮。”
《老残游记》第五回:“吴氏将于朝栋尸首领回,亲视含殮,换了孝服。”
国语词典:
含,含玉于口;殓,入殓,纳死者于棺。含殓指将珠玉放入死者口中后将其下葬。
网络解释:
含殓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7
- 繁体含
- 五笔WYNK
- 五行水
1.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
)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2.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3.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