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户
拼音:tíng hù
注音:ㄊ一ㄥˊ ㄏㄨˋ

亭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
公元

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
额盐
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
额外馀盐
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盐户之一种。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 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参见参见“灶户”、“锅户”。

《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巡捕之卒,遍于州县。”
《宋史·食货志下四》:“然自皇祐以来,屡下詔书輒及之,命给亭户官本,皆以实钱;其售额外盐者,给粟帛必良;亭户逋岁课久不能输者,悉蠲之。”
宋叶适《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铭》:“煎盐实尅亭户钱,以应诸费。”

网络解释:

亭户

  • 亭户,汉语词汇。
  • 拼音:tíng hù
  • 释义:古代盐户之一种。
  • 字义分解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

    • 拼音
    • 注音ㄏ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NE
    • 五行

    (1)(名)门(基本义):门~。

    (2)(名)人家:住~|庄~|~主|~籍|千家万~。

    (3)(名)门第:门当~对。

    (4)(名)户头;有财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账~|用~|开~。

    (5)(名)(H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