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笑
拼音: | guǐ xiào |
注音: | ㄍㄨㄟˇ ㄒ一ㄠˋ |
鬼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鬼笑'为士人贫困﹑生计窘迫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南史·刘损传》:“损同郡宗人有刘伯龙者,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
引伯龙叹曰:‘贫穷固有命,乃復为鬼所笑也。’遂止。”
后因以“鬼笑”为士人贫困、生计窘迫之典。 宋陆游《碌碌》诗:“安贫无鬼笑,守道有天知。”
清丘逢甲《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诗:“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亦作“鬼笑人”、“鬼笑穷”。 宋陆游《苦贫》诗:“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宋陆游《书幸》诗:“破屋頽垣鬼笑穷,暗中调护赖天公。”
网络解释:
鬼笑
字义分解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9
- 繁体鬼
- 五笔RQCI
- 五行木
(1)(名)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2)(名)骂人的话:烟~|讨厌~|胆小~。
(3)(形)躲躲闪闪;不光明:~头~脑|~~祟祟。
(4)(名)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心里有~。
(5)(形)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这~地方连棵草都不长。
(6)(形)〈口〉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7)(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