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律
拼音: | bù lǜ |
注音: | ㄅㄨˋ ㄌㄩˋ |
不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效法;不遵循。
不驯顺;不守法。
笔。
不驯顺;不守法。
笔。
引证解释:
⒈ 不效法;不遵循。
引《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
⒉ 不驯顺;不守法。参见“不劣方头。”
引《朱子语类》卷一三〇:“东坡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秦黄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
《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 阿八赤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
明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吴中不律, 翼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开平数年,以宥还。”
⒊ 笔。
引《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
郭璞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予於有韵之语,初未能研其得失,諳其良楛,又乌足以操三寸不律,而雌黄而阳秋哉?”
国语词典:
四川方言。指笔。
网络解释:
不律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