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众不同
拼音:bǐ zhòng bù tóng
注音:ㄅ一ˇ ㄓㄨㄥˋ ㄅㄨˋ ㄊㄨㄥˊ
词性: 成语

比众不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国语词典:

出众,与常人不同。

如:「咱们的孩子多么比众不同啊!」

网络解释:

比众不同

  • 比众不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ǐ zhòng bù tóng,意思是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1、头就是姚文君,打扮得结灵即溜,比众不同
    • 2、前到洛都,引见十余次,每与汉帝接谈,自朝至暮,确是一位英明主子,比众不同
    • 3、李县主看得这四位考生的气质与穿戴比众不同,精神为之一震。
    • 4、现今双目已成,只须三月功夫,便可完全发光,且系我仙剑所开,光耀比众不同
    • 5、别位势大官员那里在老夫目中,只这四位藩王比众不同
    • 6、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金星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XN
    • 五行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WU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tóng,t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ㄊ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GKD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tòng

    1. 〔胡同〕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