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坝
拼音:chái bà
注音:ㄔㄞˊ ㄅㄚˋ

柴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坝 tǔbà[earth dam;earth-filled dam]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
如粘土或混凝土
构成坝心的坝

引证解释:

⒈ 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筑成的临时性拦水建筑物。

《人民日报》1974.12.4:“他们在芦河上筑柴坝,挖壕引水,拉沙造地。”

网络解释:

柴坝

  • 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筑成的临时性拦水建筑物。《人民日报》1974.12.4:“他们在 芦河 上筑柴坝,挖壕引水,拉沙造地。”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i
    • 注音ㄔㄞ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XSU
    • 五行

    1.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4.  姓。

    • 拼音
    • 注音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垻、壩
    • 五笔FMY
    • 五行

    (1)(名)(~子)拦水的建筑物。

    (2)(名)河工险要处巩固堤防的建筑物;如丁坝。

    (3)(名)〈方〉沙滩;沙洲。

    (4)(名)(~子)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