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壤
拼音: | gāo rǎng |
注音: | ㄍㄠ ㄖㄤˇ |
膏壤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肥沃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肥沃的土地。
引《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喜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唐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故其水皆浑而悍暴难制,然左辅土田,赖之为膏壤,堰虽劳,不可废也。”
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及见形见势絀,有百败,无一胜,所失膏壤方数千里。”
国语词典:
肥沃的土地。
网络解释:
膏壤
膏壤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这里膏壤沃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戎人当然不肯轻易退出,双方争夺十分激烈。
- 2、务实、开放、多元、变革、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膏壤千里,粟如丘山”且风炎土灼的齐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力。
- 3、宛城膏壤沃野千里,属平原地带。
- 4、境内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呈缓坡倾斜,绵亘数十里,膏壤沃野。
- 5、城居溱洧水上,膏壤陂池,有鱼谷稻桑之利,无水旱扰攘之患,是故民性喜安乐,风俗旖旎。
- 6、我们已经能够靠了自流井把不毛之地变成膏壤,地质也许还有什么未知力量在潜伏中有待发现,谁又能断言呢?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gào
- 注音ㄍㄠ,ㄍㄠˋ
- 笔划14
- 繁体膏
- 五笔YPKE
- 五行木
gāo
1.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2.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gào1.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2.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