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告
拼音:qǔ gào
注音:ㄑㄨˇ ㄍㄠˋ

取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告假。 2.报告。

引证解释:

⒈ 告假。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义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长安,上书言延年罪名十事。”
颜师古注:“取休假。”

⒉ 报告。 《新唐书·狄仁杰传》:“时太学生謁急,后亦报可。

仁杰曰:‘……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詔耶?’”

网络解释:

取告

  • 取告,读音为qǔ gào ㄑㄩˇ ㄍㄠ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告假。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FKF
    • 五行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