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声
拼音:jìn shēng
注音:ㄐ一ㄣ ㄕㄥ

禁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禁口勿言,使不出声。

引证解释:

⒈ 谓禁口勿言,使不出声。

《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邠曰:‘陛下但禁声,有臣等在。’帝积不能平。”
胡三省注:“禁声者,谓禁口勿言,使不出声也。”
《水浒传》第九三回:“众兄弟禁声!这是梦中説话,甚么要紧!”
《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怪小油嘴儿,禁声些!”

国语词典:

放低声音。

网络解释:

禁声

  • 禁声是汉语词语,读音为jìn shēng,意思是谓禁口勿言,使不出声。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jìn
    • 注音ㄐㄧㄣ,ㄐㄧㄣ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SFI
    • 五行

    jīn

    1.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2.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

    jìn

    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3. 拘押: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6. 避忌:禁忌。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