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藉
拼音:láo jiè
注音:ㄌㄠˊ ㄐ一ㄝˋ

牢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牢筴。

引证解释:

⒈ 即牢筴。参见“牢筴”。

《列子·仲尼》:“长幼羣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
殷敬顺释文:“藉本作籍,侧戟切。牢,牲牢也,圈也。籍,谓以竹木围绕,又刺也。”

网络解释:

牢藉

  • 牢藉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áo jiè,解释为即牢筴。
  • 字义分解

    • 拼音láo
    • 注音ㄌㄠ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RHJ
    • 五行

    (1)(名)养牲畜的圈:亡羊补~。

    (2)(名)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太~(原指牛、羊、猪三牲;后也专指祭祀用的牛)。

    (3)(名)监狱。

    (4)(形)牢固;经久:~不可破。

    • 拼音jiè,jí
    • 注音ㄐㄧㄝˋ,ㄐㄧˊ
    • 笔划17
    • 五笔ADIJ
    • 五行

    jiè

    1. 垫在下面的东西。

    2. 衬垫:枕藉。

    3. 同“借”。

    4. 抚慰:慰藉。

    5. 含蓄:蕴藉。

    6.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 践踏,凌辱:“人皆藉吾弟”。狼藉。

    2. 进贡:“其藉于成周”。

    3. 〔藉藉〕同“籍籍”。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