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之志
拼音: | zhōng yān zhī zhì |
注音: | ㄓㄨㄥ 一ㄢ ㄓ ㄓˋ |
词性: | 成语 |
终焉之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引证解释:
⒈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引《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唐卢照邻《宴凤泉石翁神祠》诗序:“形木双枯,将有终焉之志。”
国语词典:
对所处的生活环境或方式,感到满意,而有安身终老的想法。
网络解释:
终焉之志
- 1、“羲之雅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 2、其一欲以震古铄今之事,责成於肉食官吏之手;其二则以为黄种之人,无一可语,委心异族,有终焉之志。
- 3、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
- 4、吁善玄言,尤精意释典,曾与歊听讲锺山诸寺,因共卜筑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
- 5、金亡后,归隐山林,“径归崧山,爱龙潭山水,有终焉之志。
- 6、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8
- 繁体終
- 五笔XTUY
- 五行金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
(2)(名)指人死:临~。
(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
(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
(5)姓。
- 拼音yān
- 注音ㄧㄢ
- 笔划11
- 繁体焉
- 五笔GHGO
- 五行土
(1)〈书〉
(2)(代)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必不在~|乐莫大~。
(3)(代)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不入虎穴;~得虎子?
(4)(副)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5)语气助词:有厚望~。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终焉之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