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磬
拼音:xuán qìng
注音:ㄒㄨㄢˊ ㄑ一ㄥˋ

悬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悬挂着的磬。
形容空无所有,极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悬罄”。

⒉ 悬挂着的磬。

明何景明《石斋歌》:“悬磬真谐《韶》《濩》音,国琛果献珪璋用。”

⒊ 形容空无所有,极贫。

《国语·鲁语上》:“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唐柳宗元《哭吕衡州》诗:“三亩空留悬罄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宋王禹偁《陈情表》:“四海无立锥之地,一家有悬磬之忧。”
《明史·李梦辰传》:“民室如悬罄,生计日不支。”
梁启超《新民说》第六节:“譬之一家,虽復室如悬磬,亦未有愿他人入此室处者。”

网络解释:

悬磬

  • 拼音:xuán qìnɡ
  • 解释:形容空无所有,极贫。亦指悬挂着的磬。
  • 字义分解

    • 拼音xuán
    • 注音ㄒㄩ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GCN
    • 五行

    (1)(动)挂:倒~。

    (2)(动)公开揭示:~赏。

    (3)(动)抬;不着地:~腕。

    (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

    (5)(动)挂念:~念。

    (6)(动)凭空设想:~拟|~想。

    (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8)(形)〈方〉危险:好~。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NMD
    • 五行

    (1)(名)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形略如曲尺;悬在架上。

    (2)(名)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