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
拼音: | huáng cǎo |
注音: | ㄏㄨㄤˊ ㄘㄠˇ |
黄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草名。荩草的别称。多用于编织生活用品。
草名。艾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
引证解释:
⒈ 草名。荩草的别称。多用于编织生活用品。
引唐白居易《昼寝》诗:“坐整日单衣,起穿黄草屨。”
宋叶适《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常穿黄草屨,刺白篾艇,往来田间。”
《文汇报》1978.12.23:“上海市的嘉定县是著名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在国内外市场素享盛誉的黄草织品,从人们日常穿戴的草帽、拖鞋,到一般家庭中使用的提篮、杯套、盆垫、糖果盒等,品种繁多,花色新颖,工艺精细,别具一格。”
⒉ 草名。艾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
网络解释:
黄草 (植物名称)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