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
拼音:ān hé
注音:ㄢ ㄏㄜˊ

安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2.安详平和。 3.平安,安好。 4.犹晴和,温和。

引证解释:

⒈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晏子春秋·问上三》:“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
《韩诗外传》卷五:“百姓皆怀安和之心,而乐戴其上。”
《北齐书·魏收传》:“自魏、梁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寧静,此率土安和。’”
唐元结《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为当时法则。”
《元典章·礼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门》:“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

⒉ 安详平和。

《汉书·杜延年传》:“延年为人安和,备於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
《南史·王僧辩传》:“母姓魏氏,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介甫词完气健,饶有远势; 子固茂密安和,而雄强不足。”

⒊ 平安,安好。

唐韩愈《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宋范仲淹《与中舍书》之十:“今日钱主簿来领书,知尊候安和。”
宋沉作喆《寓简》卷八:“思虑清静,步履轻健,寝寐安和。”

⒋ 犹晴和,温和。

《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

国语词典:

安定平和。

词语翻译

英语
Ann and
法语
et
德语
Anne und

网络解释:

安和

  • 安和,汉语词汇。今常寓意安定和平,安定和睦,安详平和。
  • 拼音:ān hé
  • 安和有三重释义1、汉语词汇。
  • 2、人名 。
  • 3、企业名称。
  • 安和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春雨绵绵润如丝,滋润爱情甜如蜜。洗去不安和忧伤,浇灌花蕾俏芬芳。你我撑伞沐甘霖,同行伞下心相邻。心跳声声脸颊红,爱情在心暖融融。亲爱的,情人节快乐!
    • 2、上海市公安局负责地区治安和交通管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3、朱莉在助理的陪同下,左右手各牵着龙凤胎薇薇安和诺克斯在街头自在游逛。
    • 4、战后,该连荣记三等功,二排荣记一等功,副班长张映安和战士郑凤柏荣记一等功、于有维荣记三等功。
    • 5、在她安和路家中有一片库,妥善保存这些母带,大量的秀服、帽子也收藏其中。
    • 6、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厚爱,中秋来临,特献上我们为您精心呈上的月饼,香味俱全,吃完会带走您的烦恼和忧愁,平安和幸福会伴随您!最后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字义分解

    • 拼音ān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VF
    • 五行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