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颐
拼音:zhǔ yí
注音:ㄓㄨˇ 一ˊ

拄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顶到面颊。形容剑长。
悠闲自得貌。

引证解释:

⒈ 顶到面颊。形容剑长。

《战国策·齐策六》:“齐婴儿謡曰:‘大冠若箕,脩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
宋苏轼《武昌铜剑歌》:“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清吴伟业《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二:“长剑忽拄颐,掉舌谭天雄。”

⒉ 悠闲自得貌。参见“拄笏看山”。

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东门未祖道, 西山空拄颐。”

网络解释:

拄颐

  • 拄颐是汉语词汇,出自《战国策·齐策六》,它的意思是顶到面颊,形容剑长。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
    • 注音ㄓ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YGG
    • 五行

    (动)为了支持身体用棍杖等顶住地面;支撑:~拐棍。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HKM
    • 五行

    (1)(名)〈书〉颊;腮:支~(手托住腮)。

    (2)(动)〈书〉保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