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梅
拼音: | guān méi |
注音: | ㄍㄨㄢ ㄇㄟˊ |
官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府所种的梅。
引证解释:
⒈ 官府所种的梅。
引唐杜甫《和裴廸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按, 南朝梁何逊为官在扬州时,官府中有梅,常吟咏其下,故云。 宋黄庭坚《雨中花慢》词:“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
清赵翼《题谢蕴山观察种梅图》诗:“陋彼孤山翁,徒夸疎影横,官梅与野梅,固难一例评。”
按, 孤山翁指宋林逋。因其隐居终老孤山,故称。其《山园小梅》诗云:“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网络解释:
官梅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