壝坛
拼音:wéi tán
注音:ㄨㄟˊ ㄊㄢˊ

壝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 2.指祭坛。 3.壝和坛,指整个祭祀场所。

引证解释:

⒈ 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

《仪礼·聘礼》:“为壝坛画阶。”
郑玄注:“壝土象坛也。”
贾公彦疏:“其坛,壝土为之,无成,又无尺数,象之而已。”

⒉ 指祭坛。

唐李华《咏史》诗之二:“至今壝坛下,如有簫韶声。”

⒊ 壝和坛,指整个祭祀场所。

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时壝坛内外,凡数万众,皆肃然无譁。”

网络解释:

壝坛

  • 壝坛,读音为wéi tán ㄨㄟˇ ㄊㄢ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FKHP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掌设王之社~。”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