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肋
拼音: | jì lèi |
注音: | ㄐ一ˋ ㄌㄟˋ |
季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季肋
(1) 位于胸部两侧的第十一、第十二肋的软骨。亦称“软肋”、“橛肋”
英
引证解释:
⒈ 短肋骨。。
引《后汉书·马援传》“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李贤注引汉马援《铜马相法》:“腹欲充,膁欲小,季肋欲长,悬薄欲厚而缓。”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季肋欲张。”
原注:“短肋”
网络解释:
季肋
- 1、阳陵泉治腹痛范围以胁和肋下为主,内至胃经内侧的不容穴至太乙穴,外至季肋,下至带脉,称之为胆区。
- 2、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及右腰区,小部分达脐区、左季肋区及左腰区。
- 3、上腹部和右季肋部有压痛,但在缓解期可无上述体征表现。
- 4、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左右肋弓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
- 5、多为暴力直接作用于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所致。
- 6、但胆道疾病的疼痛多在高脂饮食后发生,疼痛常自胃脘部放射至右季肋及右肩,部分患者伴有黄疸及发热。
字义分解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8
- 繁体季
- 五笔TBF
- 五行木
(1)(名)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个月。
(2)(名)(~儿)季节:雨~|旺~|西瓜~儿。
(3)(名)指一个时期的末了:清~(清朝末年)|明之~世。
(4)(名)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春(农历三月)。参看“孟”、“仲”。
(5)(名)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仲叔~|~弟。
(6)(名)(J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