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谤
拼音: | mǐ bàng |
注音: | ㄇ一ˇ ㄅㄤˋ |
弭谤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禁止非议;制止指责议论。
引证解释:
⒈ 禁止非议。
引《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韦昭注:“弭,止也。”
唐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虞卿》诗:“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宋欧阳修《论茶法奏状》:“不护前失,深思今害,黜其遂非之心,无袭弭谤之迹,除其前令,许人献説。”
国语词典:
止息诽谤的话。
网络解释:
弭谤
- 1、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 2、以仍闻延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固禄求荣。
- 3、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4、可是不用说也能想象的到,见过最现代的“弭谤”手段,周历王就是做了什么也自然不在话下。
- 5、今履端惟始,朝庆礼毕,辄还私门,思愆家巷,庶微塞天谴,少弭谤讟。
- 6、《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