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子
拼音:niè zi
注音:ㄋ一ㄝˋ ㄗˇ
词性: 名词

镊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镊子nièzi

(1) 一种用于摘、持或操作的小钳形工具(如拔毛或夹持钟表零件)

tweezers

引证解释:

⒈ 拔除毛发或夹取细物的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葅绿》:“若有麤毛,镊子拔除,柔毛则剔之。”
谌容《人到中年》十四:“她一边从姜亚芬手中接过适时递过来的剪子、镊子和各种特殊用处的手术针,一边细声细语地同小病人说着话。”

国语词典:

用来夹取细小物品或拔除毛发的器具。一般以金属或竹子制成。

网络解释:

镊子

  • 镊子(niè zī)是用于夹取块状药品、金属颗粒、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取用的一种工具。也可用于手机维修,用它夹持导线、元件及集成电路引脚等。
  •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镊子,一般要准备直头、平头、弯头镊子各一把。化学中使用的镊子不可使其加热,不可夹酸性药品 ,用完后必须使其保持清洁。
  • 2014年03月04日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镊子,可夹起单个病毒或分子。
    • 1、正规医疗单位牙科使用的口镜、镊子都是一次性的。
    • 2、就在他给两人戴手铐时,其中一名嫌疑人激烈反抗,手持镊子反手直刺曾夫的脖子,曾夫猛地一拳挡过去,镊子划过脖子,留下一道清晰的血痕。
    • 3、要除掉体毛,用小镊子、拔毛蜡、剃毛器这些都是安全的。
    • 4、尤其是一些小的用品,如火柴、药匙、玻璃棒、纸槽、镊子等,避免实验时出现被动的局面。
    • 5、曾树仁一边笑着说,一边拿出一些,像耳刀、镊子还有一些自制的,小心翼翼地为老人掏耳朵。
    • 6、除了一人一牙钻及时消毒、医生手套一人一换,医院还为每位病人准备了一套包括口镜、镊子、探针在内的一次性治疗器械。

    字义分解

    • 拼音niè
    • 注音ㄋㄧㄝ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BCC
    • 五行

    (1)(名)镊子。

    (2)(动)(用镊子)夹:把东西~出来。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